开始界面
每一个看似"随时会爆炸"的地雷系女孩,内心深处都埋藏着无人知晓的伤痛。 如果我们选择漠视,这些伤痛终将酿成 无法挽回的社会悲剧; 但如果我们伸出援手,哪怕只是一句 温暖的问候,都可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请记住:心理创伤需要被看见, 生命危机需要被援救。 游戏可以重来,生命只有一次。
“地雷系”是什么?

“地雷系”(日语:地雷系/じらいけい)源自日本网络流行语,最初指代外表看似可爱无害、内在却情绪不稳定且可能随时爆发的年轻女性。这一形象与日语中对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女性的刻板印象有关,因此被比喻为“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地雷妹”是中文语境下对这一群体的称呼,同样强调了“外表萌甜、内心阴郁”的反差特质。典型的地雷系少女身穿暗色系哥特风格服饰,搭配粉色蝴蝶结等甜美元素,妆容苍白却带有哭泣般的红眼妆,营造出脆弱易碎的氛围。然而,与可爱外表相反,她们常被描述为情绪极端、具有攻击性倾向(典型形象如动漫《未来日记》中的病娇角色我妻由乃),并可能伴随自残行为、酗酒嗜烟等问题。这一亚文化于2020年前后在日本社交媒体兴起,随后影响波及中国等东亚青年群体,在欧美国家的二次元和TikTok圈也引发关注。由于形象颇具争议,日本主流舆论对地雷系持负面看法,而在网络亚文化圈内,不少女孩反而以“地雷系”自称,认同这种颓废美学和身份标签。

(点击任意处继续)
这款游戏旨在通过第一人称互动式的沉浸体验,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地雷系”这一新兴青年亚文化现象。游戏以写实的故事情节和多样化的互动选择,呈现出地雷系青年的心理特征、审美取向以及他们面对的社会压力与误解。同时,游戏积极倡导对这一群体的理解与包容,引导大众关注其背后的情感需求和成长困惑,从而推动社会对年轻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构建更加温暖、包容的社会环境。

(点击任意处继续)
在这个被社交媒体和次文化填满的都市角落里, 一群自称“地雷系”的年轻人悄然出现。 “我”原本是校园里的普通女孩, 却因长期遭受校园排挤与霸凌而被迫辍学在家。 孤独的房间成为全部的世界, 心理创伤使得情感缺失、夜夜难眠、社交方式也日渐扭曲。 白天浑浑噩噩、夜晚难以成眠,只能通过打扮得可爱时尚, 在网上寻求关注与认同感, 却一步步坠入由药物和网络关注筑成的漩涡。
主角房间
第1天
设定
梳妆桌
状态栏 100 100
设定
第1天 早上
手机界面
状态栏 100 100
设定
第1天 早上
地图 设定
第1天 早上
超市
状态栏 100 100
设定
第1天 早上
时尚街
状态栏 100 100
设定
第1天 早上
重见曙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有些凌乱的房间里。 “我”从床上坐起,伸了个大懒腰,拿起手机,发布了一条 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动态:“删掉过去那些黑暗的帖子,是因为我想试着好起来。 谢谢曾担心我的人。” 评论区铺天盖地的祝福和鼓励涌来——有网友留言:“为你的勇气点赞”, “期待看到你笑颜”。 此刻的“我”素面朝天站在镜子前,露出发自内心的一丝微笑。 房间角落,先前那些药瓶和小刀被丢进垃圾袋,取而代之的是 一束昨天买来的满天星花。 “我”背起小包走出家门,开始迎接崭新的生活。
踟蹰人间
“我”独自坐在窗边,外面的天色阴沉,隐约中透出些许光亮。伤口在慢慢结痂,看着手上鲜红色的硬壳, “我”的眼中闪过片刻的迷茫和落寞。 点亮手机,在动态上敲下了一段文字:“未来究竟是什么。” 思考片刻,又删掉文字,关掉手机。盘腿端坐在床上, 看着窗外飞过的三两只麻雀,表情变得复杂。 有对生活的疲倦,也有一丝尚未熄灭的渴望。
永夜
“我”缩在房间一角,窗户被硬纸板用残破扭曲的胶带封的透不进光亮,面前散落着空药瓶和带血的玻璃碎片。 眼眶深邃如黑洞,眼神无彩似深渊,仿佛一个失了魂的空壳。 手机掉在地上,屏幕闪烁着系统消息: “由于多次违反社区准则,您的账户已被停用。” 但“我”早已不在乎这些, 现在只想要脑子里的欢愉和身体上的麻痹。